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十年奋进之路
2011-04-11      官方公众号
【字体: 】              

 

    2007年8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前左一)在青海视察工作时接见青海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

 

 

    2010年4月27日,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左一)与青海省副省长王令浚(中)在玉树灾区接见了青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华良(右一)及其率领的卫生防疫队,对检验检疫防疫队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感谢国家质检总局对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的大力支持。

 

    十年,一份春华秋实的报告,

    十年,一首回肠荡气的诗篇,

    十年,一个还在续写的故事……

 

   十年来,青海检验检疫局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爬坡奋进,不断适应青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履职中深度融合,在奉献中稳步成长,见证了青藏高原历史性的飞跃发展,记载了青海检验检疫事业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相得益彰的鱼水之情,谱写了一曲曲彰显责任、科学变革的华彩乐章,成为青藏高原开放型经济的服务先锋。

 

    十年风雨兼程,团结、务实的青海检验检疫人立足高原与时俱进;十年寒来暑往,创新、奉献的青海检验检疫人在发展的浪潮中披荆斩棘。

 

    2007年9月10日,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充分肯定青海检验检疫局多年来的工作,他说:“青海检验检疫局作为中央驻青机构,能够把检验检疫工作融入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去,发挥把关服务工作到位,功不可没!”

 

        矢志不渝坚守国门安全

 

       青海检验检疫人肩负重任、如履薄冰,为青海的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鞠躬尽瘁。全体职工在历届局党组的带领下,坚持“依法施检、严格把关、热情服务、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团结拼搏、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把好国门、把好厂门”的有效机制,实现了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检验检疫业务量平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检验检疫检测的出口产品没有因质量问题而退运和召回的。十年中,青海检验检疫局全力支持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青海项目,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为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2007年3月24日,随着最后6台进口内燃机车检验完毕,青藏铁路公司进口成套设备的检验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建设青藏铁路,是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更是青藏两省区各族人民的夙愿。青海检验检疫人牢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重视青藏铁路进口设备的质量安全问题”的重托,从2005年4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检验进口成套设备67批(次)、1215件(台),货值2.64亿美元,对外索赔68批次,索赔金额146.30万美元。2006年7月1日通车试运营以来,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进口成套设备经受住了初步考验,没有发生严重行车质量事故,运输安全基本稳定。青海检验检疫人在“世界屋脊”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挑战多项世界性难题,不辱使命、顽强拼搏、求是创新,忍受着“生命禁区”一次次难以忍受的生命透支,不仅以奇迹般的毅力完成检验任务,而且攻克了一个个世界性难题,科学地处理了成套设备运用与保护高原环境的关系,创建了高海拔、高寒地区机车检验的工作标准,在检验检疫高原铁路设备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向祖国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新时期青藏高原“五特”精神的弘扬输送了新的动力。

 

       从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青海30万吨钾肥工程,到拉西瓦水电站重点工程建设,青海检验检疫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从抗击非典、专项整治、处置“三鹿奶粉”事件,到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青海检验检疫人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为着共同的目标,凭着相同的信念,履行着神圣的职责,用尽职尽责书写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体现了高原国检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质检事业的高尚情操。

 

       “人心齐,泰山移。”青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米登发在回忆青海检验检疫局过去十年发展历程时颇有感慨。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海省经济连续保持11%以上的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1.2%上升到2010年的6%,从2000年到2010年,青海检验检疫局共对25252人次出入境人员实施了卫生检疫;检验进出入境货物33682批,货值19.27亿美元;签发各类证书60389份;对外出证索赔帮企业挽回损失3481.5万美元,检验检疫业务总量增长52%,而人员增长却不到20%。“青海检验检疫局挂牌成立以来,干部职工都觉得工作压力一年大过一年,但大家始终团结协作扎实工作,我想这是青海检验检疫局这些年有效把关并实现稳步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质取胜,创先争优”不懈怠,不断探索检验监管新模式,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是青海检验检疫人在业务繁重、人手紧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十年来,由于严格把关,确保了国门安全,青海没有发生一起疫情疫病传出传入事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工农业生产安全。

 

       全心全意帮扶经济发展

 

       国际市场千变万化,出口企业千差万别。受地域和历史原因的影响,青海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投资欠账多、建设水平低、质量保证能力弱的特点,不了解国际标准、检测手段不全、检测队伍不稳、“检不全、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存在。在“质量提升”活动中,青海检验检疫局抓住出口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弱这个保证质量安全的短板,对全省出口食品、机电、化工等产品的4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分类组织出口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国际标准和进口国要求,识别质量安全项目;组织全省的检测机构进行能力评估,认可检测范围,指导企业与检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补充和完善企业的检测能力。社会检测资源的汇聚共享,为出口企业保障和改进产品质量“擦亮了眼睛”,“对准了焦距”。产品检测质量的普遍提升为“青海制造”提供了保证,为企业腾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为更好地发挥检验检疫工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步伐,近年来,青海检验检疫局结合青海省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发挥检验检疫部门在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制订帮扶措施,为青海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仅2007年,帮扶100多家企业达到出口条件;为企业减免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100多万元;检验检疫周期由原来的7天减少到3天;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支持资金200多万元,配备了口岸检验检疫通道所需仪器设备,破例解决了100万元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业务开办资金,促使西宁国际机场口岸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有64%的企业开通电子报检业务,一律不允许企业车接车送,为企业节省费用180多万元。

 

       着眼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思考,深入调研,给地方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分管副省长王令浚讲:“检验检疫尽管是中央垂直单位,但从没有把自己当作袖手旁观的客人,而是把自己作为青海经济建设责无旁贷的主人,把自己作为政府的一个普通部门,关心和推动青海建设,出台了很多措施,为青海省的对外开放事业,做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积极为青海的发展作贡献,这一点值得肯定,值得学习”。他要求青海检验检疫局做青海对外开放意识的传导者、做青海对外开放事业的推动者、先行者、做政府对外开放的“高参”和“顾问”。

 

       强基固本追求全面发展

       又是一个发展的春天!

 

       2011年3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青海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大楼建设方案,大力支持青海藏区发展。

 

       “稳固基础,练好内功,强化管理,增强后劲,是我们青海局党组一项长期紧抓不放的任务”,青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华良如是说。

 

       曾几何,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拴不住一个人,孔雀屡屡东南飞!老一代青海检验检疫人如数家珍,可圈可点。从“十五”开始,青海检验检疫局党组紧紧围绕人才保证这个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环境建设、发挥人才作用为重点,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起与青海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

 

       经过十年努力,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干部11人,2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学术技术骨干”称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从83.8%增加为95.2%。十年来,完成省部级科研和制修订标准项目12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个,近百篇科技论文获各种奖励;固定资产年年增长速度为20.3%,有仪器设备976台(套),其中实验室专用仪器693台(套),可检测41类产品、1400多个项目,自检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目前的100%,改变了原来部分检测项目不得不去西安、北京、江苏等地送样检测的状况,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180多万元。在硬件、软件建设上,青海检验检疫局已成为青海省直机关人才创业环境较好的单位之一。

 

       强基固本,青海检验检疫局党组一班人的脚步没有停歇,针对下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全面建成相对完善的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建成在省内领先、系统内不落后的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立起支撑事业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着力改善办公条件和居住环境,形成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检验检疫文化体系。

 

       文化建设催开高原之花

 

       2009年1月20日,这是一个永远载入青海检验检疫局史册的日子。这一天,青海检验检疫局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一个青海检验检疫人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在历届局党组班子的领导下,青海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凭着“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的韧劲,历时9年完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基础阶段、提高普及阶段和系统深化阶段,探索出一条通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和保证检验检疫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后荣获全国贯彻执行《商检法》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科技兴检先进集体、全国质检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青海省机关自身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行业、青海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走进青海检验检疫局,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让人顿觉暖意融融。在局机关大楼精心装扮的宣传牌,身“披”精神文明建设标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面面“文明言行”的箴言牌,时时提醒着每个职工用文明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全局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

 

       在全面建设突飞猛进、重要工作指标圆满完成的同时,青海检验检疫局精神文明建设正以创新、务实的显著特点彰显青海国检人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创新、铸魂、行动”这三个关键词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点睛之笔。

 

       创新,提升文明创建软实力。立足创新思维,增强服务本领,按照“优质把关、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工作对象满意”的“四优三满意”活动和争创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处室等标准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遗余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千方百计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夯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弘扬国检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加大对文明创建的管理力度,提升文明创建整体水平;加强检验检疫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文化需求。实践证明,以创新思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为青海检验检疫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亮点,让青海检验检疫工作活力四射、激情无限!

 

       铸魂,坚定文明创建理想信念。“海拔高追求更高”“缺氧不缺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这是青海检验检疫人精神追求的文字体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该局通过不断整合行政资源,凝心聚力提升合力,潜移默化转化思想,结合创先争优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创建活动已深入人心。

 

       行动,文明创建的具体实践。“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青海检验检疫局文明创建活动立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帮扶企业为己任、以做大做强青海外贸为中心,直接影响和带动大批进出口企业及其产品的质量提升,促进了青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花繁果硕,2010年新增进出口企业105家,进出口总额增长11%,其中出口增长1.2倍,为青海企业在国际上做响品牌,维护“中国制造”声誉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出口产品数量质量逆势上升,创造了国外退运、索赔、投诉的“零记录”。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局全体党员纷纷请缨,强烈要求投入抗震救灾一线。局党组先后派出4批33人次前往灾区开展工作。在长达两个月的救灾防疫工作中,全体队员充分发扬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情况复杂等不利因素,举全局之力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充分展现了高原国检队伍的良好形象。

 

       像长虹渴望苍穹的辽阔,像朝阳期待腾跃的磅礴。局长徐华良说:“从‘十二五’开始,在全省系统开展国检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管理提升工程、形象提升工程、廉洁保障工程五大工程,力争形成独具特色和感召力的青海检验检疫核心价值观,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2004年7月14日,为获得质量认证的企业颁发证书暨新闻发布会现场。

 

 

    2006年4月1日23时,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人员在海拔5000m“世界第一高隧”的风火山隧道口检验青藏铁路进口机车尾气排放。

 

 

    2009年5月19日,企业送来锦旗。

 

 

    2010年5月24日,快速验放巴基斯坦救援玉树灾区物资。

 

 

    2010年8月16日,对中国·青海国际藏毯博览会的国外产品进行查验。

 

 

    丰富多彩的青海检验检疫文艺活动

手机扫一扫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