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公告>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认证认可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017-05-21      官方公众号
【字体: 】              

        随着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步伐不断加快。日前,记者从国家认监委获悉,目前我国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14份合作协议,与俄罗斯、蒙古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以色列、捷克等11个沿线国家建立认证认可合作机制,与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波兰、捷克等20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渠道,与上海合作组织、东盟、海湾合作组织等建立了认证认可多边合作机制。

据国家认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认证认可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按照《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国家认监委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独特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为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国家认监委已与沙特、海湾合作委员会实现强制性认证互认。2016年,我国认证机构颁发沙特SASO认证、海合会GCC认证证书4617张,惠及366种产品。与捷克签署检测认证合作协议,提升了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便利度;与韩国签署电子电器产品认证互认协议,相关产品减少认证成本30%以上,惠及两国超100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贸易;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组织、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组织分别签署良好农业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互认协议,使我国三分之一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受益;与新西兰、丹麦等国签署有机产品互认协议,与比利时、芬兰、荷兰等国签署肉类企业注册与认证合作协议,巩固了双边贸易互补优势。

在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方面,国家认监委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共推中国高铁走出去,推动印尼雅万铁路、肯尼亚铁路等海外项目采信中国检测认证结果,向西门子、庞巴迪等79家境外铁路制造商颁发258张中国铁路产品认证证书;与德国、美国草签或签署绿色产品认证合作备忘录,率先开展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认证(IECRE),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成为“一带一路”贸易新亮点;加强与中亚5国的农产品认证合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农业合作项目提供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服务,打造现代农业“丝绸之路”;已推荐150家肉类、水产、罐头企业对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菲律宾等沿线国家出口,首次实现我国禽肉出口蒙古国、伊拉克、阿富汗等国。

同时,国家认监委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先后完成17个重点国家和地区认证认可制度国别研究以及部分国家汽车、电子电器国际认证制度专题研究,开展中德、中俄等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为实现国际互认奠定技术基础;编制《“一带一路”认证地图》,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服务指南;举办两期“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官员研修班,为14个沿线国家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帮助印尼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制度,为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提供认证认可技术援助,促进了质量技术基础互联互通。

国家认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认监委还将在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树立“中国品牌”形象、对接沿线国家需求、服务经贸便利往来、发挥市场准入作用、保障国门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独特作用,全面开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局面。

手机扫一扫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