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检验检疫标准是国家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部门积极发挥检验检疫标准在国内贸易规则和技术规范与国际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标准制定和推广力度,促进我国外贸经济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质检部门共制定发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以下简称:SN标准)2648项,复审3415项。截至目前,SN标准累计立项8386项,现行有效5143项。
一是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助力产品质量提升。应用SN标准指导企业依据输入国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完善自检自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十二五”期间,共检出不合格进出口商品172.2万批次。针对商品监管重点由出口向进口转变的新形势,新增宏观质量监管制标计划13项,初步构建了“服务型标准”体系,为企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质量监控、符合性评价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帮扶其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如历时10年攻关的苦水玫瑰精油质量标准ISO 25157于2013年正式获得国际颁布,推动玫瑰精油生产由个体传统种植+作坊加工模式转变为现代化产业生产模式,产品出厂价格从1.5万元/千克飙升至10万元/千克。
二是构筑检验检疫防线,保卫国门生物安全。依据口岸查验、疫病监测类标准,阻断外害生物和疫病传入,有效防范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传入。“十二五”期间,国境口岸应用检验检疫标准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240.4万种次,检出法定传染病25.5万例。针对2016年全球疫情发生情况,及时下达《国境口岸寨卡病毒病 检测方法》等3项SN标准制修订计划,为开展相关疫情监测,防御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标准支撑。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利用先进标准倒逼国内产业转型,依托自主知识产权设立国际技术新规,支撑产业发展。如质检部门制定的我国纺织行业第一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国际校规《生丝疵点和纤度电子试验方法》(ISO 15625),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丝绸业话语权,对促进中国生丝出口作用显著。目前,质检部门由科研成果输出的SN标准已逾千项,转化国家标准1970项,发布1023项;转化国际标准42项,颁布25项,SN标准在中国标准境外转化总量中占比超30%,位居榜首。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