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改革先行,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质检部门最大的特点是“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特别是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于一身,既是履职之本,也是优势所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更好地融入地方政府工作平台、念好检验检疫“服务经”,成为辽宁检验检疫人思考和谋划的重点。
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要求,辽宁检验检疫局继续推动包括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内的备案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册,并通过认证认可等有效手段,扶持诚信好、实力强的20家辽宁企业加入供港生鲜服务平台。响应国家认监委开展的创建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活动,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筹建一批产业基础好、支撑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为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有机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实现零突破。加强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的拓展与提升,筹建全国首个“互联网+跨境电商实验室”,提升配套检验检测能力,服务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
以服务辽宁省“努力建成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先行区”为目标,辽宁局将发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准引领作用,完成大连出口轴承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申报工作,建成大连出口船舶和机车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争取建成2个至3个国家级、3个至5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并与辽宁省农委联合组织第三届农产品示范区展洽会,扩大辽宁产品出口规模,推动辽宁资源优势向出口优势转化。
目前,中韩、中澳自贸协议已经生效。根据辽宁地区主要对韩、对澳出口企业情况和贸易情况,辽宁局将提供一对一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掌握原产地规则及签证要求。根据货物种类,比对亚太贸易协定、普惠制与自贸协定降税的幅度差异,指导使企业合理利用规则享受关税优惠。
以支持大连自贸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己任,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做好检验检疫政策储备和人员保障。为促进辽宁经济走出低谷、稳步发展,推出一揽子检验检疫服务措施,如定期编写进出口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并及时向地方政府报送、发布《辽宁局质量监管白皮书》,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参考;综合运用地理标志、生态原产地保护等政策,落实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辽宁品牌;加强资源性产品和大宗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发挥调控作用,推动辽宁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针对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普遍关注的促进口岸通关便利问题,参与辽宁省政府主导的“单一窗口”建设,在完成大窑湾和锦州口岸试点上线工作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单一窗口”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口岸检验检疫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重复录入,提高执法把关效率。持续提升东北四省区检验检疫一体化水平,牵头“六关四检”建立无缝对接、相互融合的工作制度,形成涵盖各业务门类、覆盖全部口岸现场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互”工作模式。实施“互联网+检验检疫”行动计划,做好ECIQ系统上线运行工作。全面梳理整合现有业务系统,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应急指挥中心功能,打造一体化执法监控指挥平台。建设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办公。开展大数据研究,加强业务统计分析工作,为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