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47.9万张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谭谟晓、董峻)记者从25日举行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47.9万张,认可证书7592张,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认证认可大国。
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在会上说,“十二五”时期,认证认可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市场经济运行基础性制度安排、国际通行技术性贸易措施、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工具的地位日益重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
据他介绍,认证认可创造的国民经济增加值由2010年的361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40亿元。
孙大伟说,今年中国将推进认证认可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加快国际合作互认机制建设,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推进自贸区框架下合格评定互认安排;另一方面推动认证认可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重点产品追溯平台和质量信用管理平台,加快“云桥”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开放。
他还表示,要发挥认证认可和注册备案的职能优势,支持出口食品内外销、农产品流通、跨境电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和“快进快出、优进优出”。
孙大伟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不断完善认证认可体系,使认证认可工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迈入世界认证认可强国行列。
简政放权改革红利释放 认证机构设立限制条件全面取消
法制网北京1月25日讯 记者蔡岩红 记者今天从国家认监委获悉,2015年,该委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全面取消了认证机构设立的附加限制条件,全面取消了认证机构设立的地域限制、人员资格限制、业务范围限制等多项限制条件。
“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列入中央深改办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放宽认证市场准入的“先手棋”。对此,2015年,国家认监委确立认证机构审批与认证人员注册、认证制度建立“两分离”的原则,认证机构审批备案事项减少了16个,近百个产品认证审批项目归并为22个类别,近30项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项目归并为8个类别,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审批时间减少45天,申请材料数量由34个压缩到6个。
检验检测机构统一资质管理后,减少了4328家食品检验机构的重复发证、3300家机动车安检机构的重复评审;取消计量认证收费后,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每个资质评审周期可减负12亿元。放宽准入同时,事中事后监管在加强:建立从业机构自我声明、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社会公示和监督抽查制度等等,让诚信经营主体“事事便利”,让违法失信主体“处处受限”。
据悉,认证机构审批改革出台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受理认证机构申请195份、认证规则备案近6000项。到2015年底,认证机构数量比上年增长20%,检验检测数量增长14%,其中外资民营机构数量增长33%,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一年来,国家认监委还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推出22项认证认可制度创新举措,不仅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而且形成了一批国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抢滩登陆的集聚效应。
逾九成消费者首选认证产品 去年获证食品农产品合格率达99%
本报北京1月25日讯 记者蔡岩红记者今天从国家认证认可工作会上获悉,2015年,我国强制认证(CCC)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0.3%,其中CCC产品电商平台抽查合格率达到95%;约有1.4万家出口食品企业通过IS022000、HACCP等体系认证,获证食品农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一项社会问卷调查显示,92.4%的消费者会优先选购经过认证的产品。
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今日指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作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约60部专项规划写入认证认可工作;迄今已有20部法律、17部行政法规明确建立认证认可制度。
认证认可在保障安全、提升质量的作用日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青睐。消防产品、儿童安全座椅、进口乳粉等一批重点产品分别纳入强制性认证和进口注册目录,CCC产品抽查合格率由2011年78.5%提高到90.3%,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调查中国企业IS09001体系认证有效性达到98%,出口食品合格率保持在99.95%以上,进口食品注册企业数量比“十一五”末增长49倍。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节能环保、服务认证证书数量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倍和2倍,累计实现节能折算标准煤1.83亿吨、节水53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8亿吨,认证认可成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构建碳交易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新增检验检测机构9808家、国家质检中心201家,建立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7个。累计向社会出具8亿余份检测报告。积极运用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技术性措施促进外贸“快进快出、优进优出”,有效组织应对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欧盟ROHS指令等国外技术壁垒。
此外,近30万家企业获得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获证数量全球第一。2014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家认监委联合组织了“中国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调查”,经对约8000家中国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98%的采购方对获证企业的产品质量表示“满意”。(法制日报)
“认证认可”助力二氧化碳减排4.58亿吨
科技日报讯(记者林莉君)1月25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2016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获悉,认证认可已经成为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国颁发的节能低碳产品证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倍,获证产品累计实现节能量折算标准煤1.83亿吨、节水53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8亿吨。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认监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覆盖产品、企业和项目的节能低碳认证认可体系,全面引导节能低碳经济发展。建立了统一的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节能产品由117种扩增到139种,低碳产品达到4种;开展碳排放第三方审定/核査,在7省市碳交易市场试点实施碳排放核查制度;在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率先开展“两型”认证,探索出了将“两型”建设政策目标转化为可评价方法的创新之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我国自主减排行动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评价方式和管理手段,成为我国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有力支撑。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