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公告>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奏响“一带一路”的质量之音
2015-03-19      官方公众号
【字体: 】              

围绕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质量工作的重点,记者专访了陕西省质监局总检验师、陕西省质量强省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阳。

 

  “习总书记所讲的经济新常态和‘三个转变’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准确研判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形势,更是明确指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质量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阳开门见山。

 

  高阳分析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增长动力更趋于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和激活市场活力四个特征。经济新常态下,国务院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提质增效升级。这之后,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三个转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到‘创造’,它不光是单纯的质量安全问题,还要通过创造、创新,满足更高要求的消费需求,这是质量创新;‘速度’到‘质量’,这是质量提升;‘产品’到‘品牌’,这是品牌建设。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质量工作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应该落实到质量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三大任务上。

 

  “同时,实现质量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要求。”高阳进一步解释道,“丝绸之路”就是质量之路。在古丝绸之路中,中国的丝绸和陶瓷,由于其精准的工艺水平,是中国产品走向欧亚、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今年春节前,总书记到陕西视察,将陕西定位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心,这给我们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抓质量工作以更大的启发。就是要坚定把“丝绸之路”建设成质量之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总书记所说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让更多的国家分享中国的实力、中国的发展,传递中国质量的最强音。

 

  “还有,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这也要求我们抓好质量工作更要有重点,更要有着力点。”谈到经济新常态下抓好质量重点工作的问题,高阳认为,“今后一段时间,质量工作的重点,其核心是创新、基础是提升、关键是品牌建设。创新包括质量工作的体制创新、方法创新。监管体制、检验体制全国都在探索,现在看来,模式不够统一、合力还不够。所以在质量创新上,既要积极地鼓励大胆探索,也应该主动地去引导;质量提升要夯实基础,注重发挥质量的基础手段,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提升至关重要。要从有效性、开放性、引领性这3个方面来加强基础标准工作,积极提升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品牌是国家、地区的形象,既要树立国家的品牌,也要树立地区、行业的品牌。”

 

  “要做好这些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从我们系统内部来说,实现内外关口的统一尤为重要”,针对质检系统内部的现状,高阳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因此是否可以考虑内部整合,实现检验检疫和质监业务的统一,统筹考虑、统筹监管,这样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手续、减轻企业的负担,也有利于企业的提升。使我们能够采用更高效的手段把好厂门关、国门关,为经济提质增效做出新的贡献,奏响‘一带一路’的质量之音。”

手机扫一扫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