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认证认可政策法规研究与咨询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各位委员积极就认证认可政策法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反映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体现委员会政策法规研究咨询的职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与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部,于11月开展了认证认可政策理论专题研究征文活动,截止目前共收到征文33篇。
认证认可政策法规研究与咨询工作委员会为各位委员提供了建言献策的平台,发挥调动了委员为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征文供稿也为将于年底召开的认监委认证认可政策理论研讨会做好议题准备。
附件:政研委委员论文目录
政研委委员论文目录
序号 |
论文题目 |
单位 |
作者 |
备注 |
1 |
我国法人制度概述与认证机构属性思考 |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
李强 |
委员 |
2 |
2014年认证认可协会政研委重点工作方向及问题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
袁松宏 |
委员 |
3 |
创新认证制度模式,主动推动和服务改革 |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
梁平 |
委员 |
4 |
顺应形势,系统改革,创新驱动,促进认证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李宝丰 |
委员 |
5 |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的思考 |
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 |
张凤泉 |
委员 |
6 |
关于推进清洁服务认证的建议 |
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
陈健 |
委员 |
7 |
开展新能源产品认证 促进能源科技创新发展 |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胡德霖 |
委员 |
8 |
关于给予“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试点单位优惠政策的建议 |
宁波认证认可协会 |
陈继新 |
委员 |
9 |
认证机构管理重构“放、管、治”三位一体格局——修订《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思考和建议 |
上海检验检疫局 |
张明霞 |
委员 |
10 |
对进一步完善认证行政执法体系的思考 |
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程正文 |
委员 |
11 |
关于政研委工作机制的建议 |
|||
12 |
2014年政研委重点工作方向及问题 |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王丽 |
委员 |
13 |
政府和市场结合的认证制度创新模式的探索 |
|||
14 |
如何认识和落实认证机构的主体责任 |
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 |
张剑 |
委员 |
15 |
认证认可在节能环保低碳领域的发展和工作重点建议 |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
芦洋 |
委员 |
16 |
认证认可“放、管、治”的博弈分析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
韩晓泽袁松宏 |
委员 |
17 |
初探认可诚信体系的建设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
赵越 |
|
18 |
试用“认证价值模型”潜析认证机构资格审批改革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
史新波 |
|
19 |
国内管理体系认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
魏亮 |
|
20 |
让体系认证回归到有效促进国内外贸易发展的原始点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
戴耀斌 |
|
21 |
提高审核人员能力是认证有效性的前提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
李东鑫 |
|
22 |
完善国家和市场结合的认证认可制度, 打造中国认证认可质量品牌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
杜平 |
|
23 |
以法规为准绳,充分发挥认证服务的作用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
黄涛 |
|
24 |
创新认证认可管理方式,助力企业发展提升 |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25 |
创新认证认可体制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26 |
浅析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识别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易煜明、孙丽梅、 王甲仁 |
|
27 |
自愿性认证的价值与认证监管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熊自军 |
|
28 |
依法认证----不可忽视的诈骗毒瘤 |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邢红霞 |
|
29 |
体系认证机构专业化是保证认证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汪如洋、闫浩春 |
|
30 |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下的安防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分析 |
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 |
孙玉丽、杨林、席颖 |
|
31 |
“放、管、治”在HACCP认证制度上的应用 |
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黄建辉、肖定生 |
|
32 |
浅析当前深化改革背景下认证人员管理 |
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陆彩霞、路云岩 |
|
33 |
泰尔认证中心 |
李俊宏、凌大兵、 杨旭、常琳 |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