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越两国蚊类和鼠类的联合监测及携带病原体的研究,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中越联合监测共防疫病跨境传播
中越双方技术官员在研究联合监测方案
本期主打
5月13日,中越边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联合监测会谈纪要签署仪式在南宁举行。根据会谈纪要,联合监测将进一步落实中越两国政府国境卫生检疫协议,深入推动中国广西、云南检验检疫部门与越南在口岸检疫查验、传染病联防联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合作,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保护两国人民身体健康。
2008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与越南卫生部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国境卫生检疫协议”。广西检验检疫局根据中越两国协议,与越南建立卫生检疫业务技术交流与协作机制,在口岸卫生检疫监管、传染病监测、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卫生处理、应急处置等领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提高卫生检疫业务技术水平。
近年来,广西检验检疫局和越南广宁省卫生厅在广西东兴-越南芒街口岸成功举办了中越边境陆路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联合演练,还先后应邀参加了在越南岘港和谅山举行的“中国和越南跨境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研讨会”和“中国凭祥-越南谅山边境流行疾病预防研讨会”,就传染病跨境传播的监测、传染病防控的合作等问题开展讨论,并进行了禽流感防控桌面演练。同时,广西检验检疫局与越南卫生部卫生预防与环保局和广宁、谅山两省卫生厅、国际卫生检疫中心举办了多次“中国-越南国境卫生检疫业务研讨会”,双方就口岸疫情防控等多项内容进行广泛交流。此外,中越双方还建立了双边疫情疫病信息通报机制。广西检验检疫局和越方不断加强沟通与联系,健全和完善双边疫情疫病信息通报机制,明确联络人和联络方式,定期召开例会,相互通报疫情信息,形成了有效的联合防控机制,经受了SARS、人禽流感、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严峻考验,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疫情的传播。
今年3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司与越南卫生部预防局在凭祥举行过一次会谈,就双方共同关注的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联合监测方法、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并初步形成了合作意向,决定在中越双方接壤口岸开展联合监测。
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司与越南卫生部卫生预防局在南宁举行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联合监测会谈,双方决定在今年3月1日在广西凭祥举行第一次会谈的基础上,就开展中越两国蚊类和鼠类的联合监测及携带病原体的研究、医学媒介生物联合监测工作进行交流,交换意见。经过会谈,双方共同商定了《2011年中越两国边境地区医学媒介生物联合监测工作方案》,决定在毗邻省份即中国广西、云南省与越南谅山、广宁、高平、老街、河江省所在的陆路口岸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的联合监测工作。联合监测的内容包括蚊、蜱类种群构成及携带病原体情况、鼠类及体表寄生虫种群构成及携带病原体情况,家畜、禽鸟血清学调查等。
联合监测将分别在中国广西凭祥、东兴、水口、龙邦口岸和越南友谊、芒街、驮隆、茶岭口岸及周边地区,在中国云南河口、文山和越南老街、河江口岸及周边地区,每月至少进行鼠类、蚊类和蜱类的采集各1次,监测点设置在中越边境口岸及周边地区,每个口岸按不同生态环境选3~5个监测点,包括口岸区域、货场、邻近城镇居民区及农村自然村庄等。双方采用统一的样本采集、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可比性。
根据监测工作需要,双方拟在适宜的时机就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交流和培训,中方提供给越方联合监测活动的媒介监测用具和相关支持;双方定期开展监测信息的交流,及时通报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进展相关情况,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向越方提供医学媒介监测技术新进展。
备 忘>>
双方决定,中越对应的口岸单位组织相关熟悉医学媒介监测的人员组成该项目的监测组,双方协商互派2~4名人员参与对方的监测工作,负责整个口岸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监测、检测数据整理和统计及工作报告等工作。中方的监测工作及病原检测工作由中国检科院负责,广西、云南检验检疫局各口岸机构具体实施。每次监测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交换样品,双方共同享有现场标本,并有提供标本给对方的义务。双方分别对现场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的检测,包括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方法检测到的结果为双方共享。双方协商可以互派人员到对方的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并在年底进行数据交换和总结。
意义
中国广西、云南与越南边境线长2449公里,其中广西段1050公里,云南段1399公里,中越毗邻地理区域均属亚热带地区,属热带病的高发区,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合蚊类和鼠类的繁殖和活动,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加速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的往来,加大了医学媒介生物扩散、虫媒病入境传播和相关有害因子的出入境污染、播散风险。因此,开展中越边境的蚊类和鼠类联合监测,对两国防控医学媒介传播疾病疫情的输入有重要意义。
链接
医学媒介生物是具有贮存、传播多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多种生物的总称。常见的医学媒介生物有鼠、蚊、蠓、蠊、蝇、蚤、蜱、螨八类。医学媒介生物可以传播鼠疫、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数百种疾病,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类传染病与虫媒有关。全国有12个鼠疫疫源地,广西属于黄胸鼠自然疫源地。在广西各口岸捕获的鼠型动物有14种,包括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板齿鼠、小家鼠、针毛鼠、社鼠、白腹巨鼠、青毛巨鼠、赤腹松鼠、白华竹鼠、臭、树、黄鼬。鼠体上的蚤类有印鼠客蚤、伍氏病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