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指南
某高速公路某段工程能源管理手册
2015-06-10 官方公众号
第一部分 企业能源管理
◆项目的能源管理工作:
建立体系(组织体系、计量体系、统计体系)、完善制度、宣传培训、巡查监测、指标考核、系统评价、能耗分析、奖惩整改、合理使用、经济运行
◆节能的最终目的:
合理使用、经济运行、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能源管理机构:
项目能源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XXX
副组长: XXX XX XX X XX
成 员:XXXXXXX XXX XX X XX
1、主要环节
主要生产系统:拌和、摊铺、碾压成型
辅助生产系统:运输、保温、供热、存储等
2、能源流向
购入 储存 领取 生产利用
3、重点环节:
1、电力系统;
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设备用油;
4、项目能源管理内容
项目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项目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 (节能管理体系)
项目能源管理制度
项目能源计量管理状况
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置
项目能源统计管理状况
项目能源定额考核指标分析
5、不同能耗单元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
拌和、摊铺、碾压系统 : 定额考核、物料考核
运输、前台设备调运系统 : 指标考核、日常检查
储油、保温、供应系统 : 效率考核、运行参数评价
其它 : 综合针对考核
6、项目总体能耗状况:
经济指标状况: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及升降情况、自耗率等
能耗指标状况:每万吨成品料能耗状况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7、项目能源利用分析内容:
项目能源消费状况
►项目能源消费结构、流向
►项目综合能耗的核定
产品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 产品产量的核定
► 主要能耗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重点用能设备效率计算分析
►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计算分析
►淘汰设备情况
8、项目能源使用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变化情况
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部分 计量管理
当前能源计量工作存在问题
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全,主要是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不全。
计量管理的基础薄弱,人员不足,制度和台帐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能源分级分项考核制度未建立或执行不严。
能源报表制度不严密,能源数据“数出多门”,并有主观影响因素。
◆ 能源计量管理的内容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配备有资质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管理包括: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校准、登录台帐、周期确认、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管理等。
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管理,内容包括:
a)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
b)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
c)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测试、校准)证书;
d)计量器具维修记录;
e)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的内容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配备有资质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
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包括: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校准、登录台帐、周期确认、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管理以及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主要工作
① 组织准备。(领导重视是关键。成立领导小组和编写组。学习标准。收集有关资料和文件。)
② 文件编写。
③ 人员培训。
④ 实施运转。
⑤ 达标验收。
应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这是保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科学规范的重要条件。
建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保持”是指专门的组织机构、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以及资源条件。
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
本项目涉及能源,指煤炭、汽油、材油、燃烧油、电力。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1、 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2、 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3 、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①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用能单位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②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针对某种能源(约定能源)的要求,不是汇总后的要求。
③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计算的核心工作是确定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网点,也就是理论需要量。
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不同于能源计量率。
第三部分 统计管理
统计要求:
能源统计状况
能耗统计系统应从能源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进行。可以将每一个环节分为若干用能单元。审核评价统计的内容、方法、采用的单位和符号及报表形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自身能源管理的要求。
项目统计原始记录和报表应包括以下统计内容:
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统计是否对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和其他等六个用能单元所使用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并对项目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统计和计算。
能源消费统计
能源消费统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序的统计;另一部分是非生产单位、职工生活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统计。
企业能源统计指标分析体系内容:
能源需求统计分析;
能源消费统计分析;
产品能耗统计分析;
节能量统计分析;
能源利用效率统计分析。
能耗定额中的用能范围:
单位产品能耗定额中,应包括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联的用能部分,即企业的生产用能部分,单位产品油耗、电耗定额中包括:
1、基本生产用油、用电;
2、辅助生产用油、用电(其中包括生产供水、供风、材料采保用油、用电、生产设备的大修、小修、事故检修及检修后的试运行用油、用电,以及保证安全生产准备工作用油、用电);
3、生活区及办公室的照明、空调用电,生活车辆的用油;
有关上述各项用电的线路和变压器损失和油料采保损失。
单位产品油耗、电耗定额不应包括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用油、用电,如生活区、办公区、基建安装(包括试运行)用油、用电,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损失及油料采保损失。
第四部分 定额的制定
单位产品单耗定额的制订
单位产品单耗分为三类,即项目定额,各站定额和工序定额。
产品单耗定额的制订方法大致有:
技术计算法
统计分析法
经验估计法
1、技术计算法
它是根据产品生产技术过程各个环节的用油、用电实际情况,经过技术计算,确定用油、用电消耗定额,通常叫技术计算法。用技术计算法确定单位产品油、电消耗定额,是一项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要通过各种必要的技术测量、技术计算,才能求出产品油、电消耗定额的技术指标。在制订油、电耗定额时,应在生产情况正常,施工方法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条件下,考虑先进定额的标准来制订,以推动节约用能工作。
2、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据以往施工中油、电消耗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来确定能源消耗定额的方法。统计分析要充分考虑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情况和生产操作技术水平的熟练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力求制定比较切合实际的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3、经验估计法
它是根据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结合施工实践经验和积累的历史统计资料为依据,制订能源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受统计资料不全和经验的局限性的影响,很难制订出比较准确的定额指标。
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采用哪一种方法制订能耗定额,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采用技术计算法是比较准确可靠的。在生产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用技术计算法难度较大时,多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
工序定额的管理
定额统计和分析
项目材料部门应做好定额的编制、统计和分析工作,并制定和下达各拌和站、运输班组、前台施工班组的单耗定额,定期统计分析定额执行情况,严格遵循国家颁发的“单位产品单耗定额导则”考核管理办法和企业的定额考核制度,节奖超罚,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节能积极性。
能源计量管理
项目部及各拌和站、运输班组、前台施工班组的负责人,应对定额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
第五部分 能耗分析
进行能耗分析的基础:
首先,要求项目的管理人员要了解国家的能源法规、政策和最新的节能技术。
其次,在进行能耗分析之前,项目应对下述各方面进行确认:
(1) 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2) 各种设备和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3) 计量仪表的配备、安装的位置与工作状态。
再次,为了得到准确的耗能系统或设备的转换效率,同时也为项目提供生产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在项目进行能耗分析的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现场测试。
因为机械型号不同,机械新旧程度不同,造成实际测定中相同生产能力的拌和站、摊铺机、碾压设备能耗差别较大,甚至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设备之间也存在很大油耗差异的情况。应当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机械、设备的调整,并为公司以后的路面项目积累数据。
能耗分析的基本方法
项目能耗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对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调查,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对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分析各个因素(或环节)影响项目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在开展能耗分析时,要查找项目各种数据的来源,并追踪数据统计计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采取盘存查帐、现场调查、测试等手段,检查核实有关数据。只有在数据准确可靠时,才能进行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进而查找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和措施。
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和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为下一步的能源审计分析打下基础。
问题查找、原因分析的主要途径:
能耗指标超标,其问题的查找、原因的分析和节能整改措施的提出,应从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入手,抛开生产过程千差万别的个性,概括出其共性。本项目的施工生产可分成油品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过程控制、管理、施工人员等六个方面的管理,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能源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原因跟这六个方面都可能相关,这六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直接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产生。
对本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与国家及行业规定的能耗定额或限额指标对比,明确该本项目的能耗水平与国家要求的指标之间的差距,达到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体现先进性。
(2)对比本公司其它路面项目的能源能耗,认清本项目在能源能耗方面的管理水平。
(3)与集团公司历史统计的水平和定额指标完成情况对比,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4)通过能源实物量采购、使用、盘存平衡分析,查找企业能源计量、质检、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情况。正确计算能耗指标和分析。
(5)找出以上六方面能源损失的原因和节能潜力,为本项目和公司实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6)经常进行比较宣传,激发广大职工努力赶超的积极性。
第六部分 系统评价
评价本项目的系统能源消耗情况分为:
各拌和站用电、用油的合理化
运输环节的合理化
摊铺碾压环节的合理化
摊铺设备调运的合理化
材料采购、储存的合理化
办工区、生活区用油、用电的合理化
第七部分 节能计算
核实企业能源的消费量:
确认购入数量:电力部门的电费结算发票(关注始末读数)、燃料油、汽油、材油结算发票、财务部门和材料部门的对帐及付款单、设备使用记录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确认消耗数量:能源消耗记录、各施工设备运行记录、材料部门能源消费台帐、能源消耗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及考核依据、财务部门电力帐等关联性资料进行核对。
核实项目的产量:
工程部门生产台帐、材料部门拌和台帐、运输台帐、实验室记录、拌和站运行记录。
►平衡验证 例:材油总用量=运输用油+摊铺用油+碾压用油+库存油量+采保损失
如其中一项比例过大,或出现不正常数据,则进行现场查证。
平衡验证时要考虑运输条件及气候条件影响。
核实项目的产值:
能源消耗记录、各施工设备运行记录、材料部门能源消费台帐、能源消耗经济目标,借助施工记录产量的验证方法等进行核对。
项目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企业财务帐目体现的能源价格相一致,在单一品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
一般可从企业原燃材料帐、生产成本帐及相关凭证等方面资料获取能源价格信息。
节能量计算
节能量是指在某一统计期内的能源实际消耗量,与某个选定的时期作为基准相对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对比的差值。节能量是一个相对的数量,针对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需采用不同的比较基准。
以前期单位能源消耗量为基准。本项目所指前期,是指上一个一万吨产量生产期。在计算累计节能量时,有两种方法:
定比法:将每万吨能耗与基准(第一个万吨)能耗直接进行对比,一次性计算节能量。
环比法:将本项目的各万吨能耗分别与上一万吨相比,计算出每万吨的节能量后,累计计算出总的节能量。
以上两者计算的节能量不同。
可用定比法计算本项目的总节能量,用环比法累计计算比较每万吨节能的改进情况。
手机扫一扫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进行注册审核员考试咨询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复习题、模拟试题。
- 上一篇:某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办法
- 下一篇:某项目节能措施简述